檢查表就是將需要檢查的內容或項目一一列出,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項檢查,并將問題點記錄下來的方法,有時叫做查檢表或點檢表。 例如:點檢表、診斷表、工作改善檢查表、滿意度調查表、考核表、審核表、5S活動檢查表、工程異常分析表等。 1、組成要素
①確定檢查的項目;
②確定檢查的頻度;
③確定檢查的人員。 2、實施步驟
①確定檢查對象;
②制定檢查表;
③依檢查表項目進行檢查并記錄;
④對檢查出的問題要求責任單位及時改善;
⑤檢查人員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內對改善效果進行確認; ⑥定期總結,持續(xù)改進。
層別法就是將大量有關某一特定主題的觀點、意見或想法按組分類,將收集到的大量的數據或資料按相互關系進行分組,加以層別。層別法一般和柏拉圖、直方圖等其它七大手法結合使用,也可單獨使用。例如:抽樣統計表、不良類別統計表、排行榜等。 實施步驟:
①確定研究的主題;
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數據;
③將收集的數據進行層別;
④比較分析,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,找出其內在的原因,確定改善項目。
柏拉圖的使用要以層別法為前提,將層別法已確定的項目從大到小進行排列,再加上累積值的圖形。它可以幫助我們找出關鍵的問題,抓住重要的少數及有用的多數,適用于記數值統計,有人稱為ABC圖,又因為柏拉圖的排序識從大到小,故又稱為排列圖。 1、分類 1)分析現象用柏拉圖:與不良結果有關,用來發(fā)現主要問題。 A品質:不合格、故障、顧客抱怨、退貨、維修等; B成本:損失總數、費用等; C交貨期:存貨短缺、付款違約、交貨期拖延等; D安全:發(fā)生事故、出現差錯等。
2)分析原因用柏拉圖:與過程因素有關,用來發(fā)現主要問題。
A操作者:班次、組別、年齡、經驗、熟練情況等;
B機器:設備、工具、模具、儀器等; C原材料:制造商、工廠、批次、種類等; D作業(yè)方法:作業(yè)環(huán)境、工序先后、作業(yè)安排等。
2、柏拉圖的作用
①降低不良的依據;
② 決定改善目標,找出問題點; ③可以確認改善的效果。 3、實施步驟
①收集數據,用層別法分類,計算各層別項目占整體項目的百分數; ②把分好類的數據進行匯總,由多到少進行排列,并計算累計百分數;
③繪制橫軸和縱軸刻度;
④繪制柱狀圖; ⑤ 繪制累積曲線;
⑥記錄必要事項 ⑦分析柏拉圖 【要點】 A、柏拉圖有兩個縱坐標,左側縱坐標一般表示數量或金額,右側縱坐標一般表示數量或金額的累積百分數; B、柏拉圖的橫坐標一般表示檢查項目,按影響程度大小,從左到右依次排列; C、繪制柏拉圖時,按各項目數量或金額出現的頻數,對應左側縱坐標畫出直方形,將各項目出現的累計頻率,對應右側縱坐標描出點子,并將這些點子按順序連接成線。
4、應用要點及注意事項
①柏拉圖要留存,把改善前與改善后的柏拉圖排在一起,可以評估出改善效果; ②分析柏拉圖只要抓住前面的2~3項九可以了; ③柏拉圖的分類項目不要定得太少,5~9項教合適,如果分類項目太多,超過9項,可劃入其它,如果分類項目太少,少于4項,做柏拉圖無實際意義;
④ 作成的柏拉圖如果發(fā)現各項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時,柏拉圖就失去意義,與柏拉圖法則不符,應從其它角度收集數據再作分析; ⑤ Y 柏拉圖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,如果數據項別已經清楚者,則無需浪費時間制作柏拉圖; ⑥其它項目如果大于前面幾項,則必須加以分析層別,檢討其中是否有原因;
⑦ 柏拉圖分析主要目的是從獲得情報顯示問題重點而采取對策,但如果第一位的項目依靠現有條件很難解決時,或者即使解決但花費很大,得不償失,那么可以避開第一位項目,而從第二位項目著手。
所謂因果圖,又稱特性要因圖,主要用于分析品質特性與影響品質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間的因果關系,通過把握現狀、分析原因、尋找措施來促進問題的解決,是一種用于分析品質特性(結果)與可能影響特性的因素(原因)的一種工具。又稱為魚骨圖。 1、分類
1)追求原因型:在于追求問題的原因,并尋找其影響,以因果圖表示結果(特性)與原因(要因)間的關系;
2)追求對策型:追求問題點如何防止、目標如何達成,并以因果圖表示期望效果與對策的關系。
2、實施步驟
① 成立因果圖分析小組,3~6人為好,最好是各部門的代表; ②確定問題點; ③ 畫出干線主骨、中骨、小骨及確定重大原因(一般從5M1E即人Man、機Machine、料Material、法Method、測Measure、環(huán)Environment六個方面全面找出原因);
④與會人員熱烈討論,依據重大原因進行分析,找到中原因或小原因,繪至因果圖中; ⑤ 因果圖小組要形成共識,把最可能是問題根源的項目用紅筆或特殊記號標識; ⑥ 記入必要事項 3、應用要點及注意事項 ① 確定原因要集合全員的知識與經驗,集思廣益,以免疏漏;
②原因解析愈細愈好,愈細則更能找出關鍵原因或解決問題的方法;
③有多少品質特性,就要繪制多少張因果圖; ④ 如果分析出來的原因不能采取措施,說明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,要想改進有效果,原因必須要細分,直到能采取措施為止; ⑤在數據的基礎上客觀地評價每個因素的主要性; ⑥把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上,并依5W2H的方法逐項列出,繪制因果圖時,重點先放在“為什么會發(fā)生這種原因、結果”,分析后要提出對策時則放在“如何才能解決”; Why——為何要做?(對象)
What——做什么?(目的)
Where——在哪里做?(場所)
When——什么時候做?(順序)
Who——誰來做?(人)
How——用什么方法做?(手段) How much——花費多少?(費用)
⑦ 因果圖應以現場所發(fā)生的問題來考慮; ⑧因果圖繪制后,要形成共識再決定要因,并用紅筆或特殊記號標出;
⑨ 因果圖使用時要不斷加以改進。